▲每次活动前,袁成佑都要演奏一段萨克斯。 记者 彭瑜 摄/视觉重庆
4月28日清早,潼南区寿桥镇碉楼社区,静静的平滩河边又传来悠扬的萨克斯声。歌名叫《还没爱够》,一曲未完,演奏者袁成佑眼角早已饱含泪花儿。
“这曲子,大家听出了亲切与不舍。”社区党委书记陈恒刚介绍,袁成佑是潼南区审计局一级调研员,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他担任碉楼社区第一书记长达4年之久,“今天是袁书记离开回城的日子,他心头装着群众,村民也舍不得他。”
在碉楼社区,老百姓对袁成佑更是心疼与感激,心疼他身患重病,还日晒雨淋战斗在乡村一线;感激他能谋善断,带领村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一天没退休,我就继续干!”袁成佑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干到退休的最后时刻。
一封《请愿书》把他留下来
“尊敬的区领导,我们希望袁书记留下带领大家继续搞好乡村振兴……”打赢脱贫攻坚战后,2021年5月,袁成佑结束任期即将返城。但一封由碉楼社区140余名干部群众联合署名的《请愿书》交到了潼南区委领导手中。面对群众挽留,袁成佑只说了一句话,“只要没退休,哪里都是干!”
工作几十年,袁成佑干过乡镇领导、做过部门一把手,后来因为做过结肠癌手术,“改非”做了调研员,2019年到碉楼社区担任第一书记。
一到碉楼社区,袁成佑就马不停蹄走访群众,三个月时间对54户贫困户情况了如指掌,会同社区干部为每家每户制定脱贫方案。
“不但进院落看房屋是否破旧、院坝是不是宽敞,还下田地看土质、水源、光照等情况。”脱贫户石先红说,后来袁书记建议他搞种养业,并送来了辣椒苗、小鸡苗。
“常常是起早贪黑,我们都觉得走访花的时间过多。”陈恒刚回忆,在社区,袁成佑在每家每户都聊得深、问得细,回了城还要四处奔走为贫困户募集购买苗子、化肥、农药的钱,“这哪像个病人的样子嘛!”
“否决”两个项目 做大集体经济
提到集体经济,陈恒刚就想到袁成佑接连“否决”两个项目的往事。
当时,碉楼社区打算将一笔20万元集体经济扶助资金,投入到辖区个人柑橘基地。
“最好创办村集体独立的项目。”袁成佑直言不讳,他了解到碉楼社区水源好、泥土黏性强,群众有养殖小龙虾的传统;其次社区刚好有70亩虾田因养殖户资金短缺闲置,两年未付流转费了。他认为,“用这笔钱养小龙虾,技术成熟,又能解决田地流转遗留问题。”
▲袁成佑(左二)查看小龙虾养殖情况。 记者 彭瑜 摄/视觉重庆
大家没想到,袁成佑初来乍到掌握情况这么细,都觉得他的建议有道理,转而支持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小龙虾项目。随后,袁成佑筹集30万元资金,整治虾塘、维修道路、安装监控、修建管理房等。
后来,碉楼社区又得到一笔50万元集体经济扶助资金,大家准备用来开挖排水沟。
“这钱应用来‘下蛋’发展产业。”袁成佑了解到,枳壳技术相对简单,不疏花疏果,既能鲜卖,又可烘干储存伺机销售,价格还很稳定。他说,“枳壳很符合老年劳动力种植。 ”
就这样,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又发展枳壳种植,同时套种黄精。
▲枳壳长势不错,袁成佑(右一)很欣慰。 记者 彭瑜 摄/视觉重庆
2022年,碉楼社区集体经济收益676181元,每股分红100元,带动200余户村民养殖小龙虾,70余户种植黄精、枳壳。
“他既熟悉民情,又懂市场,还善于捕捉商机。”陈恒刚坦承,接连两次资金安排被袁成佑“否决”,当时心头是有些不舒服,但后来事实证明,袁成佑的意见是正确的,“现在有啥事,我们都请袁书记拿主意。”
一把萨克斯“吹”来和谐风
每天早晚,碉楼社区的居民都能听到袁成佑吹奏萨克斯,有的曲目他们也能哼上一小段。
“过去不会吹。”下乡一年,袁成佑总感觉社区少了些生气。偶然一次机会看到萨克斯演奏,他就决定学吹萨克斯。“我要把这优美的声音奉献给乡亲们。”
《渴望》《十送红军》……每天早晚,只要没事,袁成佑都会准时到平摊河边,从村民熟悉的歌曲开始,练习吹奏萨克斯。
从断断续续到悠扬婉转,现在,袁成佑能演奏《心相印》《手牵手》《最亲的人》《欢聚一堂》等共20首歌曲。
“昨天晚上,妈妈来到我的身边,用她温柔的双手,轻轻地摸摸我的脸……”2020年8月,袁成佑在一场文化宣传活动上演奏了《梦中的妈妈》,没想到台下的留守儿童流着眼泪,跟着萨克斯声哼出了歌词。“那一刻,我发现这萨克斯能走近群众,更能走进他们的心里。”
▲袁成佑接待群众。 记者 彭瑜 摄/视觉重庆
袁成佑用萨克斯声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居民邱小英的丈夫因摔伤高位截瘫卧床7年,她七年如一日地照顾,每两小时为丈夫翻一次身。
“过去觉得这就是尽妻子的义务。”邱小英称,从袁成佑吹奏的《还没有爱够》中,她感悟到了自己和丈夫的感情,“我们还有爱。”
萨克斯声也让群众觉得袁成佑是一位平易近人的干部,大家有什么困难、有啥心事,都愿意找他。脱贫户陈顺安养了100只鸡,鸡蛋不好卖,他就当上了销售员;去年疫情期间,袁成佑带领工作队帮助脱贫户苏兰芝、刘建明等销售猪肉上万元,帮助脱贫户何文述销售海椒千余斤,帮助村民马腾飞销售大米千余斤,全年累计帮忙销售农副产品16万余元。
“对碉楼社区,我还没有爱够!”放下萨克斯,袁成佑说,今后他还会常回社区看看,“因为这里有我牵挂的人、牵挂的产业。”
来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