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先进典型 > 正文

发现潼南之美 | 张李琴:吃苦学技术 勤劳快致富

发布日期:2022-01-26 15:22
摘要:今年38岁的张李琴原是云南大理人,随丈夫来到潼南区别口镇科朗村,出于对畜牧业的喜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她白手起家,勤劳务实,拼搏进取,经过多年的摸索,从曾经的困难户,到现在的养殖“牛人”,她脱贫致富的励志故事激励了身边很多人。

张李琴和家人一起收割牧草。

张李琴和家人一起收割牧草。

全媒体记者 刘莉 刘文静

  冬日午后,潼南区别口镇科朗村村民张李琴家的养殖场内,一头头高大的肉牛在栏里悠闲地嚼着牧草,一群群山羊在山坡上活蹦乱跳,嬉戏觅食,勾勒出一幅静谧悠然的美好画面。
  今年38岁的张李琴原是云南大理人,随丈夫来到别口镇科朗村,出于对畜牧业的喜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她白手起家,勤劳务实,拼搏进取,经过多年的摸索,从曾经的困难户,到现在的养殖“牛人”,她脱贫致富的励志故事激励了身边很多人。

依靠勤劳双手 生活越来越好
  近日,记者见到张李琴时,她正和丈夫在地里收割牧草,只见她动作麻利,手起刀落,不一会儿,几大捆比人还高的甜象草就收割完成。用小货车将牧草运进牛棚,张李琴水都来不及喝,就赶紧将牧草用机器碾细,按照自制的营养配方,掺入酒糟、豆渣、玉米等混合均匀倒入食槽。
  棚内,高大的西门塔尔良种牛、壮实的本地水牛和出生不久的小牛犊共50余头,挤在食槽旁狼吞虎咽地享受着营养“大餐”。“西门塔尔牛不仅品相好,还可以长到1吨多,今年新买的这30头小牛都是这个品种,希望它们能健康长大。”看着自己养的牛日渐长大,张丽琴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记者注意到一旁的小桌上摆放着简单的小菜,地上的电饭煲和餐具说明她在牛棚吃饭已经是常态。“我一天大多时间都在牛棚里,晚上也要守在这里才安心。”从角落里拿出床上用品,张李琴向记者展示自己的小床,一张凉席、两床被子、一个枕头,铺在牛棚过道上,就是她平日睡觉的地方,“虽然简陋了点,但这样才能随时关注牛的状态,方便添料加水,生病也能及时医治。”
  勤劳踏实、精明能干,是村里人对张李琴的评价。除了棚里的52只牛,张李琴还在一旁的松林里养了70几只羊,每天起早贪黑的她,像一匹永不疲倦的“牧马”,为照顾好这群牛羊不停奔波。
  凭着一股“肯吃苦”的钻劲,张李琴努力学习养殖技术,经过几年的摸索,不仅牛羊养得壮,还练就了给牛羊接生、配种、治病等技能,成了闻名乡里的半个“兽医”。同时,她精打细算,开源节流,通过减少养殖过程中的支出,时刻关注市场行情,仅去年养殖出栏赚了20多万。靠着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张李琴一步步把生活过得越来越好。

如今牛羊成群 生活更有奔头
  曾经的特困户,是怎样历尽艰辛,苦尽甘来的呢?张李琴告诉记者,这一切要感谢生命中的几位贵人和政府的支持。
  张李琴从小生活贫苦,在十四五岁时亲人也相继离世,认识丈夫卿成云后,生命里总算有了些温暖。不曾想到,来到潼南后,生活同样的艰苦,两个孩子也呱呱落地,家里的开销着实不小。
  为了这个家,张李琴有了拼搏的想法,凭着儿时放羊的经历养起了羊,但缺乏经验,第一次创业失败了,夫妻二人本来身体不好,常常需要吃药治疗,成了科朗村的困难户。
  在最困难的时期,区扶贫办的帮扶干部黄汝强被张李琴自强不息的精神打动,与她结成了“穷亲”。“‘我没有妹妹,以后你就是我妹妹’,黄大哥这样给我说,那时候连电话也没有,他就联系村里人找到我,从此像亲人一样帮扶我们。”
  了解到邻村有养鸡致富的农户,黄汝强和村支两委纷纷为她出谋划策,学技术、建鸡场、贷款、牵线搭电……一切都在大家的帮助下顺利进行,张李琴家的云南高脚鸡从几百只到几千只,养鸡场在她精心打理下越办越好。
  但鸡瘟的出现让张李琴意识到养鸡业的不稳定,加上对牛羊的情怀,她决定重操旧业,小规模的养起牛羊。摸索到门道后,别口镇两任镇党委书记先后为她做担保,贷款20万大力支持她发展养殖业,“大家这么帮扶我,我不能辜负他们啊!苦点、累点都不怕,我不仅要光荣地‘摘帽’,还要走上致富路。”
  就这样,一路磕磕绊绊,张李琴最终克服了困难。“至于今年的收入嘛,我想挣个30万元没问题。”张李琴伸出三根手指告诉记者,“有国家的支持,有这群牛羊在,我们的生活就有奔头。”
  张李琴告诉记者,她计划不断扩大养牛规模,并通过直播的方式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愿意学习的同行,带动和发展更多的村民养殖良种肉牛,让大家的口袋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