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党代会
她们来自各行各业
在各自岗位上守初心担使命
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她们是全区党员的优秀代表
欧敏代表——宝龙镇严寨村党支部书记
“近期我们准备开展一期蔬菜种植培训,把技术人员和村民集中起来进行再培训,为来年种植辣椒做准备。”近日,记者来到宝龙镇严寨村,区第十四次党代会党代表欧敏,正和驻村队员在村集体经济的莴笋种植基地里查看蔬菜长势,并和基地管理员一起讨论下一步发展规划。
欧敏是一名90后基层党员,也是宝龙镇严寨村党支部书记。在她的带领下,严寨村以“合作社+农户+市场”模式发展种养植业,吸纳62户村民入股,建成核心基地100亩,种植沃柑、柚子等果树2000余亩,发展加工型蔬菜1500余亩。
“党员就要以身作则,村支书必须是群众的贴心人,就应该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在担任村支书前,欧敏一直在区科技局下属的未来科技创新服务公司工作。2018年6月,欧敏作为本土优秀人才,被宝龙镇引回老家严寨村工作,后来被选为村支书。
回到严寨村的她立马投入工作,上任不到一个月,她就跑遍村里所有的农户,掌握了全村村民家庭情况,了解了村里产业现状和百姓需求,谋划村集体产业如何发展。村工作千头万绪,情况复杂,欧敏主动向其他村的村支书学习,从一名“小白”转变为一名工作能手,大到公路修建,旧房拆除,小到夫妻吵架,邻里纠纷都能应对自如。欧敏和村干部一起商议制定了一个“12小时·24小时”工作制度,除重特大事件外,老百姓反映的问题务必在12小时内给出回复,24小时内给出解决方案。逐渐地,村干部和村民的关系日渐紧密。
为全面清零短板,欧敏时刻把村支“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队员等组织起来,严格落实“吃住在村、工作在村、全程服务代办在村、化解矛盾在村”的“四个在村”工作制度,通过向上争取资金,修建公路和入户道路,建设集中供水站,改造农村危房,开发公益性岗位,全面补齐短板,筑牢乡村基础。
常思百姓苦,常谋富民策。欧敏深知,作为一名党员,就必须始终牢记党的宗旨,牢记党员干部的职责,为全村的乡亲服好务,排忧解难。经过和村干部多番商议后,欧敏决定,乘“三变”改革的春风,大力发展适宜当地土质条件的蔬菜种植,壮大集体经济,带领更多群众致富。她四处考察项目、招商引资,可先后来了七八家农业企业,都以严寨村离城较远、土地未整治等理由婉拒。
群众致富有条件要干,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没有外地企业进来,就利用自家的地成立属于自己的农业公司。欧敏把全村9个社的100亩田土集中起来,以农户土地入股的形式成立了重庆市涅凤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了确保群众有收入,入股的每亩水田每年可保底分红400元,每亩旱地每年可保底分红200元。
村民有了固定收入,增收致富的步伐更加坚定有力。欧敏以涅凤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产业销售对接平台、技术服务平台、种子种苗销售平台和品牌所有者,培育形成以严寨村为核心的加工型蔬菜产业,为村民持续收入提供源源不断的源泉。
集体经济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有过硬的种植技术、经验和适合当地发展的项目。欧敏在丈夫刘斌的帮助下,多次邀请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专家来到田间地里开展技术指导和发展建议。
“欧书记经常请一些专家给我们讲种植技术,哪类土地种什么菜,隔多远种一颗都是手把手教我们,讲得很仔细。欧书记对我们很好!”村民何琼珍告诉记者。
目前,严寨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动了400多户农民参与果树、辣椒、榨菜、南瓜等种植。2021年,严寨村村集体经济收入152万元,其中电商收入94万元,户均增收5000元。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欧敏的带领下,严寨村产业结构、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2020年全村138户贫困户全部稳定脱贫。今年2月,严寨村党支部被党中央、国务院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2018年,欧敏被评为感动重庆十大人物,2020年,被评为重庆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02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
今年,严寨村正在积极寻新略治基层,开展“积分制”“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成绩”“最美家庭评比”等活动,制定村规民约“十条”,引导干部群众倡导文明新风。
在欧敏看来,严寨村虽然脱贫了,但距离乡村振兴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作为村里的领头人,一名基层党员,自己将坚定理想信念,继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加用心用情为乡亲们办实事解难事,做群众的贴心人。
谭红梅代表——大佛小学校长
(谭红梅为老师们进行专题讲座)
“余老师,很不错,进步特别大,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如果再规范一下学生的课堂习惯就更好了……”近日,大佛小学校长、区第十四次党代会党代表谭红梅,一边与年轻老师沟通交流,一边指导年轻老师提高教学质量。
谭红梅既是一名教育战线上的基层党员,又是一名学校管理者。近年来,在她的带动影响下,学校先后获得潼南区优秀党支部、潼南区书香校园、重庆市少先队先进集体、重庆市中小学生艺术活动优秀单位等诸多荣誉。
谭红梅从事语文教育工作至今已有26年了,从2020年7月调任大佛小学,她发现教师平均年龄大,习惯每天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辛勤耕耘,大多数是“单干户”,没有“互助组”。
为帮助教师团队提高教学技能、提升教科研能力、提炼教学经验,谭红梅决心从改变教师成长靠慢慢“悟”,悄悄“做”,默默“想”的思想。她多次召开支委会、行政会讨论学校发展何处去,依据潼南教育发展“1234”总体思路,拟定学校“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三年规划,探索党建教学一体化管理“1+1+1”模式,研制“提升质量十条措施”,成立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建构“仁智课堂153”模式,创新“黄桷宝宝跨学科协同育人评价”项目,进行“儿童主题阅读课程”实践研究。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处处冲在前、做表率。”谭红梅说,我深知骨干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精华,是教育教学的领头雁。
为探索出一条适合学校发展的新路子,谭红梅同班子成员不断研讨,大刀阔斧的进行了“大单元、大概念”教学改革。那段时间,她与老师们同进同出,披星戴月,一遍一遍修改教案,一遍一遍试讲,一遍一遍制作课件,加班已成为常态,连学校周边的居民都知道,大佛小学深夜还亮着灯光,是老师为了上好课,为了教好学生。而谭红梅,是这些灯光中的一盏,她始终为照亮师生前行的路而不断奋斗。
每周推门听课、每月预约课、每半期示范课、每学期赛课、每学年送教课,“五级磨课”如火如荼,“黄桷韵”育人模式应运而生,“153”高效课堂深度推进。
创新育人模式,培养教师生长力。为集聚团队智慧,她开设教师论坛和校长讲堂,碰撞思维,带头开展学术交流,《大佛小学集体备课模板》《教师如何听评课》等20余个主题讲座,进一步提高了老师的教学业务。
一石激起千层浪。老师们在观摩讲座、课例研习、教材培训等活动中尝试分享经验、说出困惑、探讨方法,遇见更美的自己。老师们不再以任何借口拒绝教研,大家进行集体备课、专著共读、课例观摩。大家不甘落后,携手共进,每学期,20节推门课如火如荼,12节预约课各美其美,3节示范课引领方向,3节竞赛课崭露头角,3节送教课吐露芬芳。
“不论多忙,谭校长每隔一周都会举办专题讲座,将她多年的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我们,帮助我们提升教学技能。”大佛小学青年教师余冰说,我们都以她为榜样,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除了进课堂、进食堂、进学堂,她还带头上讲堂,主动上好研究课,邀请大家参与试讲,合力打磨。常常晚上或者周末研读教材,查阅资料,制作课件,放弃休息时间加班工作。
她带领坚强的支部团队,一步一步走出属于大佛小学的精彩。今年以来,全校师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1000余人次获奖,学校获潼南区阳光体育大课间评比一等奖,8名教师获得区课例比赛一等奖,学校年终督导考核加分获得满分。
“作为一名党代表,我将积极宣传党的主张,依托传统教育学科育人优势,结合单元统整重组研究,培养教师学科思维,探索核心素养如何在学校落地,带领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以赛促研,大力培养师生创新能力和成长能力。”谭红梅说。
(本文来源:潼南女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