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他的坚持能够感动身边的每一个人。”
“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他是个伟大的父亲。”
“他家庭情况我们大家都知道,如果换成别人,可能早就崩溃了,但是他见人从来都是笑容满面的。”
谈起刘廷科,潼南区桂林街道莲花社区的居民都交口称赞。
……
他曾投身疆场、为国尽忠,是一位用45年时间,16400多个日日夜夜悉心照顾出生就瘫痪的女儿的伟大父亲,还是一位服侍常年卧病在床母亲的大孝子。面对生活的重压,他选择坚强,用质朴的坚持和乐观的态度应对着种种挑战,传递着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他就是2019年“重庆好人”“最美巴渝·感动重庆月度人物”获得者、2021年重庆市道德模范刘廷科。
为国尽忠 义无反顾投身疆场
记者见到刘廷科时,他穿着朴素的黑色中山装,精神矍铄,腰板挺直,双手稳稳托住刚颁发给他的重庆市道德模范奖章。
“我出生在农民家庭,中国共产党是我们一家人的恩人,从小就想着长大后能够报效祖国。”1969年,在家人的支持下,20岁的刘廷科光荣入伍,成为一名工程兵。
“那时候啊,美军的B52轰炸机天天在头顶飞。”1970年,刘廷科随部队参加抗美援越战争,负责被美军炸毁的道路抢修等工作,虽然没有战斗任务,还有防控部队的掩护,但还是随时都要面临美军飞机轰炸。
1971年,他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不久后因表现突出,被批准入党。6年的军旅生涯中,刘廷科因表现优秀、工作突出,先后得到团嘉奖一次,营、连嘉奖各三次。
回忆起年轻时从军的记忆,刘老的眼睛里总是闪烁着光芒,那时候总有人问他在战场上怕不怕死,他总是说:“不怕,保家卫国,死了也值!”
如今的刘老,虽过耄耋之年满头鹤发,但在和记者讲起过去的岁月和心中的信仰时,言辞依然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45年如一日 照顾脑瘫女儿不离不弃
1976年,女儿的出生给家里带了欢乐,可喜悦还未褪去,家里的不幸却接踵而至。
“孩子生下来身体无力、两眼无神,脑袋也立不起来。”发现女儿晓军与其他孩子的不同,夫妇俩马上带孩子去县医院就诊,但当时医疗设备有限,在孩子长到两三岁的时候,才被确诊为“先天性脑瘫”和“软骨症”患者。
从此,女儿再也没能离开过床和沙发,刘廷科和妻子也寸步不离地守护着她。2008年,妻子因癌症病逝。从那以后,照顾女儿的重担就落在了刘廷科一个人身上。
因常年未活动和锻炼,女儿晓军肌肉已经萎缩,双手卷曲,丧失了语言能力,嘴里不停地发出“咿呀”的声音。
“我有一个‘贪’睡的女儿”是他对女儿晓军的形容。
由于先天性脑瘫和软骨症,没有办法到医院医治,白天在沙发上躺着,晚上要抱到床上休息,而这些时间里,刘老都守在她身边寸步不离。
“她这个病,离不得人,平时我出门买菜都是匆匆忙忙,根本不敢在外面多呆。”
父爱如山。一次次的弯腰,一次次的抱起,一次次的搀扶,这些日复一日的动作,刘廷科重复了45年。
曾经矫健的步伐,如今变得蹒跚,但刘廷科心里清楚,只要为了女儿,自己愿意用一生坚守陪伴。
为母尽孝 艰难担起家庭重担
世间百善,始于孝心。
除了照顾女儿,刘廷科还要照料年迈生病的母亲。
“前半辈子去当兵了,没有尽到孝,现在说什么也要让母亲安享晚年。”刘老说,那时候母亲身体一直不是很好,没办法下床走动,他就在屋里放个尿盆,一次一次地清理。
就这样,刘廷科开始了日复一日重复的生活,早上起床服侍母亲和女儿起居,出门买菜,回家做饭,路上一点也不敢耽搁。
“为了方便母亲和女儿进食,每次煮米饭必须煮到很软。”刘老常常和人开玩笑说,自己已经吃了几十年的“软饭”了。
自从母亲卧床之后,刘廷科每天要进出这个房间无数次,饭菜吹凉一口一口喂,睡觉前都帮她掖好被子,生怕着凉。
这样的事情一直重复到2019年母亲去世。
时至今日,刘廷科每天也都把母亲的房间打扫的干干净净,整洁如新。
生活以痛吻我 我却报之以歌
“我现在的生活挺规律的,每天买菜、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照顾女儿,只要不发生什么大的变数,我就觉得挺好的。”谈起平常的日子,刘廷科依旧面带着微笑,乐观向上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
“只是现在年龄越来越大,我担心如果自己哪天有个意外,晓军就没人照顾了!”问及女儿,他的目光依然充满了怜惜与慈爱。“四十多年都这么过来了,我早就习惯了,现在就指望自己能够活得长点,要不然她离了我,这天就真的塌了,我是绝对不能倒下的。”
康德说,世界上有两件东西最能震撼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在国家需要时,毅然决然投身疆场为国尽忠;在母亲和女儿需要时,默默守候,不离不弃。刘廷科用自己的爱和责任,默默挑起家庭的重担,走过了风风雨雨,却毫无怨言、始终如一。
"孝"源于心,"爱"生于情。他用一颗善良的孝慈之心撑起了整个家,用一生的坚守和付出诠释着对女儿满满的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了孝老爱亲的可贵精神,彰显了一个中国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传递着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
(本文来源:徐明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