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动态 > 正文

【潼南文明实践】“爱心餐厅”溢出幸福味道

发布日期:2022-03-04 11:21
摘要:餐厅现有志愿者100人左右,常驻义工的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他们都是无偿为餐厅提供志愿服务,每天为500名老人和特殊人群提供免费午餐。


义工搀扶老人用餐。


义工搀扶老人用餐。


义工们在洗碗。


义工们在洗碗。

全媒体记者 赵晨城

俗话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在潼南,就有这样一家爱心餐厅,每天为大约500名老人和特殊人群提供免费午餐。餐厅里没有收银台,服务员全是不收报酬的义工。能在这里吃上热气腾腾的午餐,不少老人都说,这里就是他们的“第二个家”。

3月3日,记者在外滩国际城一家素食餐厅看到,门口排起了长队,来这里就餐的都是65岁以上老年人以及环卫工人、残障人士。大家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做好体温测量、有序领取碗筷,分批次用餐。在外面等候的老人们或愉快地聊天、或跟随义工们集体歌唱,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地面滑,老人家走路慢点。”“婆婆用餐愉快!”“再见,欢迎再来!”就餐时,义工们会将每一名行动不便的老人搀扶到座位上,有的负责打饭,有的负责打菜,有的负责打汤。在义工的引导下,老人们秩序井然地领取饭菜,暖心的细节和义工热情周到的服务让大家很感动。

“这里每天四菜一汤,饭菜清淡可口,很适合我们老年人。”70多岁的黄奶奶告诉记者,因为不想影响子女工作,她平时只能一个人在家做饭,买菜做饭都非常不方便。这个餐厅为自己解决了一餐热饭的难题,也让年轻人能够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有社会爱心人士的关心关爱,我们享福了!这里每一天的饭菜都是幸福的味道。”年近80岁的独居老人肖爷爷对这家餐厅频频竖起大拇指称赞。肖爷爷一到餐厅门口,义工就热情地迎上来,将他搀扶入座。对义工们的善行善举,肖爷爷备受感动。

像黄奶奶和肖爷爷这样的老人和特殊群体有很多,一开始大家都不相信会有“免费午餐”这样的好事儿,抱着好奇的心理走进餐厅,很快便被这里浓浓的“家”的氛围所吸引。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前来就餐的人越来越多。

“我们每天要接待大约500名老年人和特殊人群。”负责人张久成告诉记者,这是一家自发的、非盈利性的、公益互助的素食餐厅,开办2个月以来,每天为65岁以上老年人以及环卫工人、残障人士提供四菜一汤,菜品以符合老年人的口味为主,每天推出不同的菜系,包括青菜、黄瓜、萝卜等各类时令蔬菜,保证绿色健康。而餐厅所需的大米油盐、蔬菜等物资,全是爱心人士捐助而来。在餐厅一角的爱心捐助公示栏上,清清楚楚地记着每一名爱心人士的捐款捐物,如今参与爱心捐助的人达400人。

“餐厅现有志愿者100人左右,常驻义工的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每天工作时间为早上7点到下午2点,他们都是无偿为餐厅提供志愿服务。”张久成说,他们中的大多数,也是从一开始的“食客”变成如今的“义工”的。70多岁的蒲奶奶就是其中之一。蒲奶奶是餐厅的常驻义工,每天早早地就到餐厅帮忙择菜、洗菜、打扫卫生。中午在餐厅吃完免费午餐之后,主动跟其他义工一起洗碗、擦碗、整理桌椅等。

“我家老伴腿脚不好,子女常年在外打工。之前在这里吃过几次之后,被爱心人士的善举和餐厅的氛围感动了,便决定留下来,尽点微薄之力。”蒲奶奶告诉记者,餐厅为大家提供免费的午餐,她也要将爱回馈给社会。

点点爱心,能汇聚成江河。许多经常来吃饭的老人,也会将家里吃不完的米面油捐助到餐厅,今天你一桶油,明天我一袋米,大家都用实际行动传递着温暖,奉献着爱心。这个小小的餐厅,凝聚着浓浓的爱意。

“现在人口逐渐趋向老龄化,我们开这个免费餐厅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老年人和特殊人群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心和关爱。”张久成说,也希望更多社会爱心人士参与其中,发扬我们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凝聚社会合力将公益队伍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