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工程 > 潼城潼建 > 正文

五四特辑 | 志存高远的杨闇公

发布日期:2023-05-04 17:05
图片

图片

五四精神 传承有我




191954日,是一个被历史记住的日子。这一天,历史的天空划出一道最刺眼的闪电,劈开了黑暗的夜幕,为20世纪的中国加快了通往光明道路的脚步。

五四运动,是19195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939年“五四”前夕,延安的青年联合会向全国青年发出倡议,定“五四”为中国青年节。1949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宣布54日为青年节,即“五四青年节”。

青年的命运,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今天,在纪念五四运动104周年之际,我们追寻青少年时期杨闇公留下的非凡印迹,感悟他崇高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



志存高远的杨闇公

1898310日,杨闇公诞生在双江镇一个大户人家。虽然他家境殷实、生活富足,但却对族人骄奢淫逸的生活十分厌恶,对勤劳善良的百姓心存敬意,还时常做出一些与封建礼教相抗争的举动。将祭祀祖坟的供品分给穷苦乡亲,设计惩治剥削农民的米贩子,为病弱的老妇主持公道等正义的行为,受到乡邻们的称道被人们称为“四犟仔”。



杨闇公13岁那年,双江镇福音堂来了一位讲新学的年轻教师——杜焕堂。杜老师二十多岁,性情开朗耿直,喜欢讨论时事,在课堂上也经常问学生们对时局的看法。杨闇公对杜焕堂十分仰慕和好奇,常来杜焕堂的新学馆听新学。杜焕堂除了给他讲新学外,还常给他讲清廷丧权辱国的腐败政治和孙中山反抗清廷等事迹。杨闇公十分尊重和爱戴杜老师。


图片


一次,杜老师拿出《尚书》中论述实事的文章《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给他,杨闇公接过文章,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他一口气了两遍,对杜焕堂说:“先生,这文章写得不错,但我有个想法,不知可说否?”“但说无妨。”杜老师鼓励地说。杨闇公慷慨激昂地说道:“我想,一个没有什么扰乱的国家,能够治理好,这虽然不错。但如果有谁能将一个乱极了的国家治理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那才算是真本事!”杨闇公望着点头微笑的杜老师,继续说道:“正如老师给我讲的,今日清廷腐败无能,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日急,国内民怨沸腾,怨声载道。如果有谁能将这样一个面临亡国灭种、危如累卵的国家,治理得国富民强,那才是当世英雄呢!”
杨闇公的这个另类的见解,给杜焕堂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杜焕堂看着眼前的杨闇公不仅啧啧称奇。不久,杜焕堂又给杨闇公出了一道题目: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杨闇公稍加思索后回答道:“这个题上句很好,下句应改动两个字,‘行成于勇于庸’。因为一个人虽有思想,却没有勇气,苟且偷生,得过且过,庸庸碌碌,又怎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呢?我要从‘勇’字上去做文章。”
杜焕堂又惊又喜。这番切合时事的议论,反映了杨闇公凡事肯动脑子,不盲从,有自己的思想,更体现了这位小小少年已经产生了渴望变革与救亡图存的高远志向!
年后,15岁的杨闇公离开家乡,远赴南京求学,投身到了革命的浪潮中......


图片


此后,杨闇公在风雨如磐、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他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展现了早期青年砥砺奋发、开创未来的勃发之姿与青春之态。

来源:杨尚昆故里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