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工程 > 潼城潼舆 > 正文

《重庆日报》关注潼南 | 双江镇21个村“抱团”发展产业

发布日期:2024-01-15 14:36
摘要:潼南文明实践

1月15日

《重庆日报》关注潼南

刊发

潼南双江镇

21个村“抱团”发展产业

👇

图片
版面一览

图片

1月15日《重庆日报》关注潼南



一起来看看

关于潼南的报道

↓↓↓

潼南双江镇

21个村“抱团”发展产业


图片

潼南双江古镇,丰富的文旅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往游览。


“建筑板块收入2000多万元,加上农业、餐饮、旅游板块,去年公司总收入接近4000万元,纯利润约400万元,比上一年度又增加了!”1月12日,潼南区双江镇,联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侯胜元盘算着一年来的经营情况,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据侯胜元测算,依据最初各村入股资金数以及去年花椒产量,预计全镇21个村少的能分3万元,多的能分12万元。“现在我们镇,村集体经济最低的有50多万元,超过100万元的有4个村!”

作为双江镇高石村曾经的党支部书记,侯胜元对双江镇目前的发展十分感慨,因为以前这里产业发展“没得一个亮点”,各村均以传统农业为主。

2019年,清华大学社科学院毕业的张昭源出任双江镇党委书记,他在调研中发现当地村集体经济发展薄弱,提出把全镇21个村(社区)组织起来,共同出资成立集体经济企业——重庆联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耕公司”),并聘请退休的侯胜元担任董事长。

“当时我们到几个区县考察过,觉得花椒既能鲜销又能干制,风险较小,就决定带领全镇盘活上万亩闲置地一起种花椒。”侯胜元说,2021年4月,联耕公司成立后,21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各自的宅基地复垦资金入股成为“股东”,共筹集资金1270万元。

对于双江镇来说,种花椒是头一遭,技术很关键。于是,公司便聘请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张升平作为技术指导员,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同时,还依托当地村民,培训了249名“产业工人”组成技术服务队,为花椒产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如今,双江镇建立了花椒产业标准化考核体系,对保叶、病虫害防治、修排水沟、建产业便道、花椒单位面积成本核算等各个环节实行打分量化,按月通报村(社区)得分、排名。

通过两年多的发展,联耕公司已成为潼南青花椒种植面积最大的企业,建成了13个烘干房、7个冻库,花椒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

“除了农业板块,公司还有餐饮、建筑、旅游3个板块的业务,以建筑为例,我们通过子公司五源建筑承包本地一些小型工程项目,去年收入2100多万元,已成为公司最赚钱的业务板块。”侯胜元说。

记者了解到,在双江镇成功探索的基础上,如今潼南区还在桂林街道、太安镇等10个镇街分别组建联村公司,通过区域党建联建,联合成立公司党支部,加强对联村公司领导,有效激发资源要素集聚效应,实现集体经济市场化运营、规模化发展。


图片


来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