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芸徽
潼南属盆地浅丘地貌,海拔高度300~ 650米,群山连绵起伏,旖旎秀美。方志中较早记录潼南境域山脉及文化印迹的,一是常璩《华阳国志》:“德阳县,有青石祠,青石祠,在青石山”;二是《寰宇记》载,“风门山在青石县东三十里,四面峻绝,常有清风,因名”;三是《元和志》,“崇龛山,在县西(旧时指崇龛县)三里,崇龛县以此名。”
潼南诸山,西以廖青山山脉为主,在涪江右岸与琼江左岸之间,领今崇龛镇、柏梓镇部分、太安镇部分、花岩镇、双江镇、田家镇、别口镇以及梓潼街道、大佛街道诸山四十余座;南以天台寺山山脉为主,在琼江右岸,领今塘坝镇、柏梓镇部分、新胜镇、小渡镇、卧佛镇、五桂镇、寿桥镇诸山四十余座;北以龙多山山脉为主,在涪江左岸,领今米心镇、玉溪镇、群力镇、古溪镇、宝龙镇、上和镇、龙形镇以及桂林街道诸山三十余座;其余山脉,或分支于三山,或分支于三山上下各依所主。
一、廖青山山脉
廖青山,《民国潼南县志》载,“在下安里崇龛镇境内”,《遂宁旧志》云:“葱翠突兀,秀出群峰,清朝邑士张毓川有记。”相对有小青山为遂宁、安岳、潼南交界。
《民国潼南县志》载,“明月山,一名漏孔山,旧名崇龛山,由廖青山分支而出。”明月山周边有太极古镇、太极塔、陈抟塑像、佛教圣地玉佛寺、千佛岩、万佛岩、明月山、遇仙桥、八角井等自然景观。《遂宁旧志》载,“明月山,顶上巨石如城,三穴洞穿,宛若明月,故名明月山。”山上有陈抟洞,洞内有石床、石凳、石龛等遗迹。岩壁上刻“明月山”三字,据《民国潼南旧志》载,乃北宋陈抟希夷书。《方舆胜览》卷63云:“陈抟,字希夷,普州崇龛人也。隐于武当山及华山,太宗令见真宗于寿邸,及门而返。”《方舆纪要》卷71蓬溪县:明月山“其下有明月池。五代唐天成中,孟知祥、董璋连兵十万,侵遂州,突次明月池,武信军节度使夏鲁奇力不敌,乃坚壁清野,退守州城。知祥等自明月池进攻,陷之”。
脉由廖青山直出之飞凤山、龙台山、罗家大山、火盆山。火盆山,建有古刹,相传修寺时土中掘出一个大铁火盆,故用火盆命名,旧名白莲山。火盆山有四个分支,分别叫围杆山、柏林山、松林山、江石岭,诸山在今梓潼街道和田家镇境内。
民国四年《潼南县志》载,“定明山,又名壁山,即大佛岩,亦称‘南禅寺’,北宋治平年中赐额‘定明院’。其摩崖造像长达1公里,存有隋、唐、宋、元、明、清、民国126龛,928尊。崖壁有十处景观题刻:丹山碧水,翠屏秋月,山水胜处,飞霞,壁立万仞遗爱千年,石磴琴声,海潮音,黄罗帐,百仙岩,鉴亭。最为有名是饰金大佛,宋碑载:“其高八丈,故称八丈金仙”。据宋冯楫著《皇宋遂宁县创造石佛记》载“妆成佛如金山,于琉璃阁中,金碧辉煌,晃耀天际,遐迩具瞻,咸叹稀有。”定明山乃蜀中水陆要冲,清人吴锡庶在摩岩碑刻《大佛桥记》中记述潼南是“邮传之所必历,商贾之所必由,上潼涪而达秦晋,下重夔而赴荆襄,莫不经于斯焉。”
文星山,清乾隆时宁坤道记载云:“古柏荫翳,茶竹交翠,诚哉天造地设,一方巨观也”,此山由盐关沟蜿蜒而来,今老城文星小学所在地,因山而名,寓意文采星光璀璨。门前石柱刻清代著名书法家李天帧亲书楹联:“变山河旧相,壮天地大观”。狮子岭,一名狮子山、由江石岭迤逦而出,江畔前曾修寨于上,名泰安寨。另有小林山、福德山、五郎山、云谷山在此分支;五角山,山势峭削,成五角形,人称做五角山。此山分支出白塔坪脉,正支如下:石坪山,俗名石家坪,接杜家坪;石花屏山,接七佛碑;大平坡,连周家坪,为各坪见峰处。蹬子山,此山为五里墩近脉,下接老君殿。石花屏山分支叫蟠龙山,山上有古寺,古代叫海会寺,今名叫三教寺;紫荆山,山上有佛寺。洪光寺山,山势极险。民国四年《潼南县志》载:“相传明朝时有周、蓝、巴三姓在这里聚族避寇,最后都获得保全,事情平息后,三姓互相仇杀,无人活下来,现今还能掘出战斗的武器。”
石坪山另分小支名二面山、青岩山、汪家大山、七郎山、佛镇山、金马山、寨子山等,火盆山,右边的一个分支名叫九岭岗,山形复叠,中有九峰,亦称九岭岗。马鞍山,田家场黑龙潭后。狮子山,山下有田家场及白甲潭。民国四年《潼南县志》载:“白泥山,相传清朝乾隆乙卯年,民众饥荒以山泥为食。”大鹏山,上有天仙寺,下有自生桥,左沿下有石罗汉,里士蒋瑞璧曾题诗识之。火盆山南出一支,名叫白鹤山,俗称白鹤林。鹊泥山,山上有七佛寺。玉珠山,宝峰寺在此山麓。叩钟山,俗称大山坡,山上有叩钟寺,又名大山寺,以上诸山在田家镇境内。
廖青山入县境脉,名花岩山,山上有花岩寺,民国四年《潼南县志》载:上面“有遂宁张颜嬴的诗。”又载:“仙鹤山在坛罐窑山,仙鹤湾山前有大石,俗称仙鹤抱卵。”石马山,由遂蕨山另出一支名叫白鹿山,有道观,就山筑寨,名鹿鸣。银龙山,在双江镇外,相传有庙久圯。磨盘山,在花石桥前面,有明代朱之蕃侍郎墓。朱之蕃,明代大臣、书画家,万历二十三年科举状元,官终礼部右侍郎,任上曾奉命出使朝鲜,后掌南京翰林院事。工书法,善画山水花卉,传世作品有《君子林图卷》等。
二、天台山山脉
天台寺山,九峰连延、高拔群峰之表,位于卧佛镇、塘坝镇境内,为潼南南部最高峰,上有天台寨、老鹰石、蛤蟆石、碾子石、马踏石、古城墙、松林坡、望夫台、新街等大小景点20余处。天台寨有东南西北及鹰扬门五座城门,这些城门建于山顶峭壁之上,多以条石砌成,险要而坚固。金龙山,在北面,俗名塘坝嘴,在南面,俗名老鹰嘴;山上有寨,曰云峰,系塘坝、三汇、复兴士绅合力筑成,民国四年《潼南县志》载“清诸生卓思顺有记。”天台入县境上脉,叫蒋家观山为潼南与大足县界。天台山分支叫西禅寺山,帽巾山、觉乘山、醮鼎山、碪蹬山,此山脉至此止;另支东下曰翻天印山,高百余丈,山顶有一块方石仰面向上,称为翻天印,在石牛滩岸上。太公石山,浮筒山、太洪山、玉皇山、莪嵋山、回龙山、水口山、回清山,大仑山、小仑山、铜鼓山、登云山、凤凰山、野猫山、朝阳山、龙珠宝山、罐子口山,以上诸山脉出天台,在塘坝、卧佛、五桂镇境内。
民国四年《潼南县志》载:“月山,山极险阻,还有茂密的森林,常有大鸟和巨蟒出没,山中有寺庙,名叫月山寺。”《遂宁旧志》载:“庆元山,清朝遂宁张文端(张鹏翮)父子的墓建在此山。”张鹏翮,字运青,清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工诗善文,历任江南学政、河道总督、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等职,是清代著名廉吏、治河专家、理学名臣。
马鞍山,地处塘坝、新胜交界处,是一片天然国有森林,面积81.8公顷,有百年古树、古庙宇遗址。马龙山,上有卧佛寺,佛名“吉星寺”,在五代十国时称“丁香寺”,后遭火焚仅遗石佛三尊,人称“三尊佛”。五百罗汉造像,在马龙山木鱼坡北面岩壁上,今存167龛495尊。马龙山卧佛,于民国二十年凿造在太阳坡的岩壁上,长36米,是我国第一大卧佛。由安岳东分一支,名叫罗平山,山与安岳分界,此山山顶平坦,上面有水田,出产的大米、生姜。民国四年《潼南县志》载:“罗盘山生姜被唐朝列为贡品。”2011年,国家农业部批准对“罗盘山生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三、龙多山山脉
龙多山,位于合川区龙凤镇与潼南区龙形镇的接界处,为潼南地势最高处。山势挺拔峻秀,峰峦起伏,逶迤飞腾,宛若龙蟠,故名。相传西晋永嘉年间,广汉人冯盖罗在山上炼丹,一日全家飞升仙去。又有唐·孙樵《游龙多山记》,从此龙多闻名于世。山上有八景,即鹫台献瑞、飞仙流泉、怪石衔松、晴岚绕翠、黄龙吐雾、赤城旧迹、横江白练、群峰耸翠。
龙多之北山脉曰超化寺山,山脉自蓬溪境来,右出莲花穴,外接米心溪,其正支脉如下:五星山,又名五方山,俗称“五星聚讲”,因此得名。民国四年《潼南县志》载,“石门山,一名鼓锣山,明清时古驿道,山傍涪江,峭壁悬崖,行旅维艰,乾隆元年,里人蒲久浩、陈宏升等倡导凿石路,至嘉庆癸亥重修,砌石为门,以此得名。”玉山,山尾有玉山书院,今玉溪镇境内。慧光山,秀峰兀出,葱茏可爱。茸钟山,旧志称茸草山,山上胜产中药。常用于风湿痹痛,咽喉肿痛,骨髓炎,皮肤湿疮,疔疮肿毒,顽癣。民国四年《潼南县志》载“象鼻山,在拦岸滩,滩下有石鱼,岸边有一巨石如人垂钓的的形态,按此脉至高桥犁头嘴止。”飞仙洞山,半山有洞,就洞为庙,泉水流下形成瀑布。天保山、大窑山、小窑山。金盘山、轿顶山、空硐山、达摩祖师山、诸山东南脉接龙多山。回龙山分支叫熊家场山,梁家寨山、斩龙垭、斗碗寨、以上诸山在今古溪镇境内。白云山,山上有明峰寺,尖山,三块石山,今玉溪、桂林街道境内。高庙山,俗称高庙子,下面就是放羊坪和九节寺。八面山,又名半坡寺,有石罗汉遗迹。龙聚山,旧名羊角山,蓬令藩君先珍改今名,上有铁钉寺。
龙多山分支二,又名小龙山,俗称小龙多山。经堂山,一名安堂山。道教安堂山内功内丹术第十九代传人周少敏,法名:培仙。在此山修丹坐化。金刚山,山上有寨,是萧、屈、周、李四姓募捐修筑而成,下临鲁西(露丝溪),上接雷伍坪。东、南方为悬岩,东面、北面设有两座寨门,并用巨大条石砌成寨墙。太平山、青龙山、笔架山脉出合川。大安山,乃潼南、合川的交界处。
以上均就潼南县境山脉次第分列,总计百余座,其余如涪江右边的龙凤山、奴云山、奴鸡山、楼台山、金鱼山、鱼龙山、雨团山、金牛山、玉龙山、明镜山、四面山、团宝山未详脉络。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潼南境内青石山,最为有名。青石县因它而名。《华阳国志·蜀志》卷三载:“德阳县有青石祠。山原肥沃,有泽渔之利。士女贞孝,望山乐水,土地易为生事。车骑将军邓芝雅有终焉之思,后遂葬其山。”《华阳国志》又云:“以为青石神是也,水旱祈请,颇为灵验”。《旧唐书·志》卷二十一 载“东晋晋兴县。后魏改为始兴。因为县界有青石祠,隋朝改为青石县。北宋属遂州。”李膺《益州记》云“青石岭有九折,亦名九节岭,溪水出焉,其东麓入合州界”,又云:“昔日巴蜀争界久而不决,汉高祖八年,一朝迷雾山为之裂,自上及下破处山若引绳,于是州界始判”《元和志》云:“青石山在青石县东南水路五十九里”,《寰宇记》云:“青石山有祠甚严”《蓬溪旧志》云:“山在蓬溪南百里许,与古遂宁相对”,《九州要记》云:“青石山出青石,天下青石无佳于此,可为钟磬,其山高九丈,一朝石列,巴蜀之民惧天责罚,因共息争,立祠,民将采石,必先祀之”。由此可见,青石山乃巴蜀两国分界线也。
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诸葛亮,定黔中,从青石祠过,遂抽刀刺山,投刀不拔而去,行人莫测。”《三星堆遗址出土石璧的祭祀功能和音乐声学特征》一文所提及的磬石,极有可能取自潼南青石山。以上可见,古巴蜀先民在青石山繁衍生息久已,也说明涪江流域,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巴蜀先民活动。青石山对研究涪江流域、古巴蜀文化有着极其重要意义。那么“可为钟磬”的青石山在哪里?历年来史志方家为此,争论不休。结合典籍记载与实地探查,青石山应在今潼南区桂林街道长岭岗一带。